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筋仞堅強。

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

故曰:堅強者死之徒也,柔弱者生之徒也。

是以兵強則不勝,木強則烘。

強大居下,柔弱居上。

 

 這一章老子從自然界的觀察,到社會的觀察,強調提出貴柔、戒剛用柔的哲學,老聃貴柔,在這五千言裡面,他處處表現出一種貴柔的思想,他就是要我們保持一種柔弱的身段,柔弱的生機,才能避免死亡、夭折。

 
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筋仞堅強

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,當死亡時身體是僵硬的,這是老子影射的、引申的,實際上就是兩種,一種是要我們保持一種柔弱,充滿生機的一個狀態,避免那種像死亡一樣的堅強、僵硬,從這樣的堅強、僵硬,引申出人生不要這樣的堅強、僵硬,要柔弱、柔軟,因為柔弱才充滿生機,堅強是沒有生機的表現。

 

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

草木和人都是一樣的,草木有生機的時候,春風一吹隨風搖擺,死亡的時候就變得僵硬、枯槁。所以柔弱是生命的活力,死亡是生命的枯竭。

這是講物理的現象,柔軟是生命充沛的時候,植物與其他生物的骨骼一樣,死的時候變硬。

 

故曰:堅強者死之徒也,柔弱者生之徒也

徒是這一類的意思。

堅強的東西是屬於死亡的這一類,柔弱的東西是屬於生存的這一類。

 

「故曰」則為引言之常用語,表明「曰」下之言,乃為成語或古諺。在此則表明下文非老子之言,乃是當時眾人皆知之諺語。

凡柔而能和,弱而不猛者,必能持久不壞,其氣不散,皆是生之徒也。

 

是以兵強則不勝

如果用兵逞強,兵強天下,那麼就自取滅亡。

樹木如果強大了,那麼也容易被風摧折,或遭到砍伐。

要避免滅亡,避免被摧折那就是要保持柔弱。

這裡的『兵』字,不一定是指部隊帶的兵,是指兵器、武器;武器太剛強、太硬的話,就容易折斷,真正堅強的東西也是一樣。所以,最堅固鋒利的東西是柔軟的,可以永遠又鋒利又長久。

 

木強則烘

烘,燎也。猶言木強則為樵者伐取,燎之於烓竈也。

烓竈ㄨㄟ古代一種可移動的火爐

 

強大居下,柔弱居上

表面上看起來強大的東西,實際上它是屬於弱勢的,處於下風的,沒有前途的,面臨死亡的東西。

而柔弱的它卻是處上,占有優勢的,它是充滿生命力的,所以是柔弱勝剛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