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仙道氣功是早年我跟隨鄧善陽老師學習仙道氣功,是以沿用仙道氣功的標題,實際上氣功和仙道並不能直接 畫上等號,充其量氣功也只是修道的助緣而已, 因為氣功的修練離並不能開自己的身根,執著於自己的身根,一直在自己的身根打轉,就永遠都離不開色法的範圍,是屬於世間法、有為法,而修仙、成聖、成佛是屬於出世間法 、無為法,所以氣功與仙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。 那是不是修仙、修道就可以完全不必修練氣功,那也不盡然,因為修練氣功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健康,因為修道也需要有健康的身體,旺盛的精神才有辦法修道,所以修道之前先練氣功是有其必然的道理,但是當一個人身體健康處於巔峰狀態的時候,有誰還會去修道,有誰會拋棄金錢、美色、權利以及自己的慾望,而甘願處於無意無念的狀態 ,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就自己,想要學佛修道,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警惕。 目前提倡修煉氣功的有道教、密宗,至於正統佛教如天台、禪宗、法相宗、淨土宗等都不提倡氣功,甚至有些排斥。 那到底要不要練氣功? 如果你盤腿靜坐沒有幾分鐘腿就麻了,還有女性朋友容易手腳冰冷的,這都表示你的氣血不足,身體可能不是很好,尤其是男性性功能不好的,和氣滯血瘀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氣行則血行 ,氣滯則血瘀,氣滯血瘀就會出現血液停滯,再出現如中醫所說的水濕痰飲,因而阻礙氣血的運行影響全身氣機,導致血行不暢,從而引發男性諸多的健康問題。 雖然你認為現在身體非常健康,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啊食物也好空氣也好,哪時候要得病也不一定,所以先把身體養好,再來修道或許會比較穩當一點,所以以我的見解應該兼修,不要完全沒有。
接下來開始介紹修練氣功的幾個方式以及要點 氣功的修練最主要的有三個方式點、線、面。 點就是單一的穴道,如丹田、命門、尾閭等。 線就是穴道與穴道呈一條線,如尾閭(在脊椎骨尾端)到命門(在肚臍正後面)這一條線,每一個穴道與另一個穴道都可點對點成一線來練習。 面就是整片,如胸部到小腹等,一整面。 練習時站立、正襟危坐、雙腳盤坐都可以,腰背自然放鬆挺直。
面的練習 1、站立時雙腳與肩同寬,雙手自然下垂。 用鼻子緩緩的深呼吸,此時觀想全身充滿空氣讓身體漲起來,此時停留一秒或兩秒再緩緩的用嘴巴吐氣,此時觀想氣緩緩的從嘴巴吐出去,此時可以感受到輕微的清安及舒適、舒服,用嘴巴吐氣大約五次以後全部改為鼻子吸氣吐氣, 用嘴巴呼氣最主要是調節呼吸的順暢,等到順暢以後就改為鼻子呼氣,這樣子的動作重複五十次以上,如果身體強壯很快就可以感覺身體發熱。 雖然是鼻子吸氣吐氣,觀想的時候也可以觀想,氣是從前胸後背的毛細孔進來,再從前胸後背一起吐出去。 觀想的另一個方式,是把身體想像為一個中空的圓筒,吸氣的時候觀想氣是從小腹升起到肺部,吐氣的時候從肺部下降到小腹,如活塞活動的狀況。 以上幾種觀想可隨意選擇自己適合的練習。 在練習時要跟著數息,吸吐一次數一,重複數到十再回到一,否則念頭很容易散亂跑掉,練習氣功是靠意念導引,沒有意念導引氣就練不起來,這一定要非常注意 ,要非常專心。
2、重複五十次以後,舉起兩隻手掌讓掌心相對,手臂成L形狀,置於腰間,吸氣時觀想氣從指尖、手掌經由手臂進入身體,讓身體漲起來,吐氣時觀想氣從手 臂手掌指尖吐出去,這樣子的動作重複三十次以上,此時會感覺手掌麻麻的熱熱的。 接下來雙手掌往前慢慢的相互旋轉,這時候兩手中間有個圓形能量在掌心中相互旋轉摩擦,此時觀想這圓形能量在身體與手掌同步旋轉。 此時的呼吸與上面的步驟一樣,這個動作做五到十分鐘。 前面所說的五分、十分與五十次三十次只是個概念,沒有硬性規定,視個人當時的狀況而定,整個練習過程最好不要少於二十分鐘。
提肛練習 提肛練習就是將肛門提起來夾緊再放鬆,配合吸氣慢慢提起來,再吐氣慢慢放鬆。 與面的練習一起來做,剛開始一定不習慣練習不好,最好把面的練習完全熟悉以後再一起做提肛練習。 提肛練習就是在練習會陰穴(在陰部與肛門之間)。
點、線的練習 點就是選一個單一的穴道來練習,以任、督二脈的穴道為主,例如膻中穴、神闕穴(肚臍)、氣海穴、會陰穴、命門穴、百會穴等等,把穴道想像成一個十塊錢的銅板大小,配合呼吸觀想這十塊錢銅板大小的範圍,呼氣進來吐氣出去。 線的練習就是穴道與穴道呈一條線,如尾閭(在脊椎骨尾端)到命門(在肚臍正後面) 成一條線。 膻中穴到氣海穴成一條線 。 神闕穴(肚臍)到命門穴(在肚臍的正後方) 成一條線等等,也可以觀想整個任脈或督脈,或一起觀想三個、四個穴位,長度由自己的觀想能力來決定。 線的練習一樣要配合呼吸練習。
未完待續 |